江蘇省南通市試驗證明,石灰性土壤在有效硅含量為100-210毫克/公斤的條件下,對小麥、水稻進行葉面噴施“抗倒1號”水溶性硅,有較大的增產作用。小麥拔節期噴施硅肥,平均每畝增產8.5%;拔節和抽穗期兩次葉面噴施,增產9.7%。經方差分析,均達顯著水平。大區示范結果,小麥噴施一次硅肥可增產9.2%。水稻高產栽培,噴兩次硅肥可增產15%以上。試驗結果證明,小麥、水稻拔節期噴施硅肥,倒伏面積比對照減少31.6%,穗粒數與千粒重均有增加;噴施硅肥的小麥、水稻植株上部葉片中硅細胞數量比對照分別增加68.75%和51.26%。硅細胞增加對葉片有良好的保護作用,可延長葉片功能期5-7天,從而為穗粒增加和結實率提高打下良好的物質基礎。
據長清試驗:作物施用“抗倒1號”后,水稻增產10%~29%,花生增產10%~35%,玉米增產12%~20%,小麥增產14%~19%,棉花增產10%~15%,西芹增產30%~50%,西瓜增產10%~20%;紅富士蘋果可提高坐果率,保證無青果,陰陽面都是紫紅色;黃瓜可提高產量,并且無澀味,無彎瓜;西瓜、甘蔗甜度提高2~5度等。投入產出比:黃瓜1:50,花生1:10,西芹1:20,西瓜1:10。 上海市崇明農技中心在油菜施用“抗倒1號”后,油菜生長鍵壯,綠葉增加,莖基增粗。頂視直徑也比對照增大。據立春時苗情調查,施用“抗倒1號”的油菜綠葉數比對照增1.8%、莖基粗增4.35%、頂視直徑增2.17%、掖芽增30%。抽苔后紅莖多于對照,苔矮而粗,第一分枝節位比對照低,對增強油菜抗倒能力有明顯作用,分枝多,結角數高于對照,陰角率下降,產量明顯提高,比對照增產8.4%。
河南硅肥中心的科技人員在不同土壤類型的作物上進行大量的試驗表明:水稻增產率為10%-26%,小麥為10%-15%,花生為15%-25%,棉花為10%-15%,水果、蔬菜增產幅度更大。
江蘇省南通市綜合多年試驗結果表明,水稻、小麥、玉米、甘蔗、棉花使用水溶性硅肥能減輕病蟲危害40%-60%,增產8%-28%;白菜、茄子、豇豆、黃豆、黃瓜、蕃茄等蔬菜,各類病害發病率下降45%-95%,增產20%以上,保鮮期延長50%-120%;梨、桃、無花果、杏、棗、葡萄、草莓等,各類病害發病率下降80%左右,增產15%-38%,保鮮期延長90%-210%。
經過河南、湖北、廣西、四川、山東等省對缺硅土壤及農作物噴施硅肥,結果表明各種農作物均有明顯的增產效果,其中花生增產15%-35%、麻類增產10%-25%、草莓增產30%-50%、西瓜增產10%-25%、玉米增產12%-20%、小麥增產10%-15%、水稻增產10%-20%。在中國臺灣省進行了水稻硅肥試驗,面積達到1333公頃,增產效果顯著,增產率為12%。